博物馆展览
三河之役--兴兰堂藏湘军文献展
      全屏播放

海报

作品名称: 尺寸:

 

     

 

 

 

 

展览信息

三河之役--兴兰堂藏湘军文献展
 
1858年9月(咸丰八年八月),湘军大将李续宾率领精锐七千馀人进攻安徽。在一个多月时间里,连下太湖、潜山、桐城、舒城,直指庐州(今合肥市)。11月15日(十月初十日),在三河镇(今安徽合肥市南)遭到太平天国陈玉成、李秀成部十馀万人的包围,经过激烈鏖战,全军覆没,李续宾也死于是役。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“三河之役”。
 
三河大战是湘军与太平天国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。这是湘军自出征以来遭受的一次最大重创,除名将李续宾阵亡外,尚有参将朱恢三、知府何忠骏、曾国藩之弟同知曾国华等“参佐文武四百余员同归于尽”,兵勇五千余人阵亡逃散。湘军“元气尽丧”“长城顿失……全军皆寒”。太平天国则军威复振,扭转了自天京事变以来的衰败局面。
 
 
三河之战前皖、赣、鄂、苏清军与太平军对峙形势示意图
 
三河之役是湘军如日中天之际举行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,更是其遭遇的极大挫折。在战役展开前后及其全过程中,湘军领袖集团运筹帷幄,书信往还,给予了密切关注。“三河之役--兴兰堂藏湘军文献展”,即是本馆所收藏的曾国藩、胡林翼、彭玉麟、曾国荃等湘军将帅及湖广总督官文,与李续宾、李续宜兄弟的书信往还。李续宜亦为湘军名将,时在湖北作战,后官至安徽巡抚。这些信件,记述了三河之役前后湘军在湖北、安徽、江西的军情战况,三河之役的战斗经过,以及三河之败在湘军阵营引起的极大震动与悲恸,叙述流畅,文辞生动,情感真切,是为有关三河之役的第一手资料,对于研究湘军史和太平天国史有着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。
 
主办单位: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、长沙美术馆
 
协办单位: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、长沙.博物馆
 
展览时间:2018年4月14日--7月14日
 
展览地点: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4楼
 
三河之役重要人物介绍及部分书信
 
曾国藩   (1811-1872)
 
 
晚清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、书法家,湘军重要首领、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。原名子城,字伯涵,号涤生。湖南湘乡县荷塘都(今属湖南双峰县)人。道光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二十九年(1849)起,历任礼、工、兵、刑、吏五部侍郎。咸丰元年上书,提出改革军事、财政主张。咸丰二年(1852)六月,充江西乡试正考官,因丁母忧回籍。十二月,奉命“帮办团练”,来到长沙,创办湘军。次年移驻衡州,创立水师。四年,统率湘军出征,展开与太平天国的战争。首战长沙靖港失利,旋湘潭获胜。整军再战,攻克岳州、武昌,进击江西。咸丰十年(1860)任两江总督,督曾国荃部围攻安庆,于次年攻克,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事。同治元年(1862),指挥左宗棠、李鸿章、曾国荃及湘军水师三路,顺江而下,大举进攻太平军。三年六月,攻克南京,取得对太平天国的决定性胜利。加太子太保,封一等侯。次年,奉命督办剿捻军事,后以师久无功,回原任。在两江任上,首倡洋务,创办近代企业,翻译西方科技书籍,派遣留学生,为洋务运动最主要代表人物。授大学士。同治八年(1869)任直隶总督,后赴天津办理教案,仍回任两江。逝世后,赠太子太傅,谥文正。擅诗文,文秉桐城派,为一时所宗。工书,其书秉性凝重,以刚健胜。“瘦劲挺拔,欧、黄为多,而风格端整”。
 
本馆陈列曾国藩信函两件、录诗一件。一件系三河之役致李续宜信函,另一件信函系咸丰七年(1857)九月初六日复郭嵩焘之信。时曾国藩因丁父忧,在家守制,又奉旨办理湖南团练,出处两难。在信中,曾国藩叙述了他率湘军出征五年以来的艰难,以及处此不官不绅境地而进退两难的心情。录诗一件,为书法作品,系咸丰元年二月手书明宋濂《题花门将军游宴图》之诗,系酬答友人之作。
 
 
 
希庵仁弟大人左右:
 
专丁至,接惠书,具审勋履康娱,即事如绥,至以为慰。
 
鄂中杨委员至舍,得知招勇之局。捻匪素不能战,闻川勇之无归者今亦入捻匪队中。湘勇固可决胜,即都、鲍、义渠力亦足以当之,胜帅虽欲调拨它往,我军未必受其指麾。
 
浔城克复,令兄意欲归省一次,此亦人之至情,想秀、润两帅必有以玉成之。
 
国藩读礼山居,无善可陈。静中默思愆咎,时用惕厉。残驱觕适,唯目光日损,蒲柳先零。
 
舍弟温甫于本日起行北上,想可会晤。沅舍弟欲其赴吉一行,令兄嘱其赴浔一行。此时鄂省之所虑者不在江南,而在江北。尊处劲旅自以规皖为正想,阁下早有胜算在胸也。长途间关,军旅辛勤,伏唯保重玉躬,千万自卫。肃复。即请
 
台安。诸维心鉴。
 
  姻愚兄制曾国藩再拜
 
二十一日巳刻
 
胡林翼 (1812-1859)
 
 
晚清政治家、军事家,湘军重要将领。字贶生,号润芝,湖南益阳人。胡达源子、陶澍婿。早年入城南书院,与左宗棠为莫逆交。钻研经世致用之学,尤长于地理学、兵学。道光十六年(1836)进士,授编修,后充会试同考官、江南乡试副考官。分发贵州,历任安顺、镇远、黎平知府及贵东道,组织团练,安定地方。咸丰四年(1854)春,奉命入湘,从此加入湘军集团。七月升四川按察使,仍驻防岳州。九月调湖北按察使,赴援九江。五年升布政使,率军回援武昌。署湖北巡抚,与曾国藩策划湖北军事。次年攻克武昌,实授湖北巡抚。此后,为湘军援赣、谋皖、进规江南的重要人物。调兵遣将,出谋划策,并大力经营湖北,筹措饷需,整饬吏治,引荐人才,调节各方面关系,为时人所称道。咸丰十一年(1861)秋,会同曾国荃部攻克安庆,随即病故,谥文忠。有《胡林翼集》。
 
本馆陈列胡林翼函札四十件,系咸丰六-八年湘军三河之役前后,写给李续宾、续宜兄弟的信。反映了李续宾一军在湖北、江西的战事,以及进入安徽,连克太湖、桐城、舒城,兵败三河的经过。湘军三河重挫之时,胡林翼因丁母忧,在籍守制,随即奉旨起复,急赴武昌。这一批函件中,也包括了胡林翼关于三河战后的筹划及善后事宜的安排。
 
 
 
 
庵仁兄大人亲家阁下:
 
廿五日安葬,今已三日。一<坯>(抔)之土尚未封棺,而肝肠寸裂,已五日不能安枕。荒鸡未鸣,我已起坐,筑坟者以为林翼之勤也。
 
迪公凶多吉少,岂有大将被难八九日尚无的信之理,伤哉天乎!桐城各营溃在意中,以其气先夺也。九江各营乞老兄速调归尊营。此等营官均非独当一面之才,与其分而必败,不如合而可成;与其速而无补,不如迟而有济。失土地不足虑,得土地不足喜,只以全此军为要耳。
 
老兄十八、十九日来信,读之悲不能胜。林翼之才未必有坼,然平日与迪公何等交谊,与兄又何等交谊,此时若以守制为名、守制为词,是博孝名以遂其畏死偷生之私,非林翼之所忍出、所取出也。惟新葬未成坟茔,即日集百人,尚非半月不能了事。意欲召一二千人来会,与老兄同命。已致书左公,请以黄子春之千人同行,未知能不吝否。
 
官帅、涤帅必有一篇文字奏陈。林翼此时义不可不出,势不能不出。然望涤帅一奏,则以夺情关系千古名教,出处之际,古人所重,非欲以此要君也。
 
应陈事宜,开列于后:
 
一、迪庵果死,则复仇在我二人之一生,不在一时,兵宜缓进,以固后路。
 
一、贼惯包后,我军驻营须三面二面应敌,一面通水路,则粮饷军火不竭,且水师可当一面,则后路可稳也。
 
一、驻营须通水师之气,又须驻于高处,则耳目乃能周到。
 
一、营中生意人等恐有奸细。
 
一、溃败之馀,与人不可不宽,权一时之缓急,而使人心稍安也。
 
一、应需之银钱米只管禀督咨粮台宽为预备,我辈作事只能同心,不能避嫌。
 
一、林冀必望官帅、涤帅奏闻,所以重名教之大闲也。然决不藉孝名以遂其偷安畏避之计。到鄂之后,受篆而不居衙门,不用冠带,即日驰入兄营,与兄与舒六兄间处耳。手此。奉请
 
勋安。
 
林翼顿首
 
廿七日申刻葬所
 
一、迪庵先生之事须极力表扬,并同时遇害之人亦可汇案专报。此事须严询逃勇,乃能得其实在也。
 
又及
 
彭玉麟   (1816-1890)
 
 
晚清军事家、书画家,湘军重要将领。字雪琴,湖南衡阳人。生于安徽怀宁县。17岁随父回原籍衡阳,因族人干没其产,陷入贫困。父忧愤死后,奉母避居府城,后入衡州协标,充司书。得知府高人鉴赏识,取附生,学政陈坛目为国士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,随衡州协镇压李沅发起义,补外委。咸丰三年(1853)入湘军曾国葆营,后从曾国藩创办水师。次年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,继随军克岳州。后入湖北,转战江西,积功至道员。后与杨载福统领水师,协同曾国荃陆师,先后攻克安庆、南京。同治七年(1868),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,次年回籍。十一年(1972)奉命巡阅长江水师,每年一次。咸丰十一年(1861)以后,历授安徽巡抚、漕运总督、两江总督,均以疏辞;又授兵部侍郎、尚书,但未到任。光绪七年(1881),督办江防、海防。中法战争时,力主抵抗,赴广东会筹防务。能诗,常气盛言直,别有风格。工书画,尤喜画梅,枝干纵横,繁花满树,海内多有流传;其书法,圆润透拔,雄杰而不露锋芒。病卒后,赠太子太保,谥刚直。有《彭玉麟集》。
 
本馆陈列彭玉麟手书遗墨十四件,其中三河之役函札10件、另函札4件,为咸丰五年(1855)和光绪年间,分别写给刘坤一、金螺青的信。刘坤一为湘军后期的首领。金螺青为清同治、光绪时期江苏的地方官吏,先后任昆山、武进知县,苏州知府,颇有循声。
 
 
 
 
迪庵老兄大人麾下:
 
月前由沈克垣大兄处一函,次又由涤师亲兵便函一笺,不知均入英览否?
 
刻下雄师攻三河,谅贼系游魂,不难卵覆。唯舒、桐一带节节留防,有分兵力。而湖、彭诸军又须普钦堂来始能换防调去大营,究不知前途足资调遣亦单薄否,鄙衷恒念念也。浔江、淝水以路远难通音敬,怅结良深。涤师来函,饬弟还前次吾兄代交李筱泉太守银三百两。本应专差送呈尊处,因途遥不便之故,留以待梁湘帆开差时托为奉上不误耳。
 
安庆经厚兄调度已合围,弟湖口各营亦皆驻皖江下游并安庆后湖一带(由枞阳进口)。刻下虑有援贼,已由枞阳之上罗塘洲开壕,外通江,内通湖,壕上筑墙以御之。探四眼狗带大股有上犯之意,未审大营在前后路无顾虑否耶,心甚系之。
 
去冬今春,承代捐监生、从九各照,兹奉江西文,查只有从九八十名有花名、三代、籍贯、年貌可稽,云称其馀监生、从九均未有三代、年貌、籍贯、花名可査,且无照根,未便咨部等情。弟思此捐生以前监生五十张及从九等花名、三代、年貌、籍贯、照根等清册,或由尊处具文,概交湖北,而湖北未行咨江西之故,乞吾兄催湖北速行咨送江西,以了之为感。
 
昨奉江西总局来咨,据浙闽制府来文,育上海夷务已经议和妥协,现在英吉利、米利坚、佛蓝机三国派有船只上驶,拟看汉口马头形势,一往即回,要我沿江水师各营不得惊疑,任其前往,只须防护等因,读之令人发指!夷鬼如是可恶,竟欲深入内江,藐视无人之境,而堂堂当事议和,一再而三,似此不全国体,曷可胜叹,天下事岂可为乎!今引鬼入宅皆由于姑息养奸,思之泣下。我军应如何防护方不失威?倘我优容,而夷性狼豕,稍生事端,听之耶?抑与之用武耶?用武又恐违背圣衷议和之意,不用武又恐难耐,实处两难,愤恨奚似!因闷极开戒痛饮,敢以告之,请老兄记责为祷。昨已飞告秀峰中堂,请飞咨浙江,以婉言阻鬼此行,庶足全大体多多也。未知能阻鬼不来否?
 
景镇初间又败挫,可叹!且失船炮,江西仍之可笑也。龙翰臣一病作古庄,尊夫人旋以身殉自经,可悲可惨。特请
 
捷安。诸唯心鉴,示悉近状。
 
愚弟彭玉麟顿首
 
十月十三日
 
官文   (1798-1871)
 
 
官文(1798-1871),晚清重臣。满洲正白旗人,王佳氏,字秀峰。曾任殿前蓝翎侍卫、头等侍卫、广州汉军副都统等职。咸丰四年(1854)擢荆州将军,在宜昌等地镇压太平军。后奉命统筹湖北全局,配合湘军攻陷汉阳、汉口、武昌。五年,太平军复克武昌后,授湖广总督、钦差大臣,督办湖北军务。不谙政事,“才具平庸”,时湘军重要首领胡林翼任湖北巡抚,与官文交好,使湖北局面得以维持。次年底,配合湘军再次攻克武汉三镇。八年,派兵攻陷江西九江。十一年(1861)授文渊阁大学士,仍留任湖广总督。同治元年(1862),派兵赴河南信阳等地镇压捻军,晋文华殿大学士。三年六月(1864年8月),以湘军攻克南京,授一等果威伯。五年(1866),被湖北巡抚曾国荃劾以贪庸骄蹇,解总督职。次年还京,管刑部,兼正白旗蒙古都统,调署直隶总督。七年,因阻击捻军失败被议处。次年回京,管理户部三库,授内大臣。十年病卒,谥文恭。著有《荡平发逆附记》等。
 
本馆陈列官文函一件,系咸丰八年(1858)湘军三河败后,于十一月十五日(12月19日)写给李续宜的信。李续宜系湘军三河阵亡主将李续宾之弟,亦为湘军战将,时任道员,正在湖北黄州一带收集其兄残部。官氏此函表示对续宾“凶耗”的悼念,并谈及有关奏请优恤、立祠的事项。
 
 
 
希庵仁棣大人阁下
 
于望日奉到来示,得悉迪兄凶耗。多日未得确音,并无下落,早料其未能免难,不禁连朝洒泪恸悼也。
 
前到随营镇将竟置主帅于不顾,深为愤恨,令人切齿!此不忠不义之徒仍颜立于人世,必当严办以肃军令,始克复整军威。惟现时人心未定,似宜稍缓,或先参革职拿问。
 
迪兄临阵捐躯,现当并无确宇,尚未奏恤,祈棣台察询其确情;并以前未到武汉各功无案可稽,求阁下详叙一切,速明禀前来,以凭奏请优恤,九江、两楚设立专祠,以慰忠魂,垂诸史策,百世遗芳。火速飞速为要!
 
再,蒋观察之军,都将军停调,或扎于圻水适中之地,为四路援应。兄未到黄、圻,不识地利,祈棣台主裁分拨。
 
再九江、湖口、彭泽普、刘二军已到,兄札其专责,有彭雪琴从中调度。唯小池口并下小姑洑二处为由石牌上来沿江要隘。小姑洑有水师无陆队,现已水涸,水师照料难周。小池口,雪琴亲往,已毁其伪城,虽有九江分兵,尚不可靠。普镇近日习气〈桿〉(悍)狡,本蠢夫也。兄已严札,或稍歛迹。仍祈棣台于各营或收集全队内各处拨去三二营防守,并皆有水师佐之,可保无虞,则我楚境布置已皆周密,为万全之计矣,至恳至恳!
 
唯迪兄有功于楚,虽閤省朋友皆深悲切,并〈甫〉(舗)户百姓人人无不叹息,亦可谓铮铮者矣。生时在地为河岳,殁之日在天方列星。现当多事之秋,棣台能续兄志,即为上品。节哀自玉,是幸。
 
勋安。不另。
 
愚兄官文顿首
 
十五日
 
再,令尊老伯大人是否在堂,暨令姪年岁,祈于迪庵履历上详细声明。
 
又及
 
曾国荃   (1824-1890)
 
 
晚清政治家、军事家、书法家,湘军重要将领。字沅甫,号叔纯,曾国藩胞弟。贡生出身。咸丰六年(1856),领军进援江西。次年攻克吉安、景德镇、浮梁,以功至道员。十一年(1861)攻克安庆。同治元年(1862)任浙江按察使,迁江苏布政使,会同水师东下,破巢县、含山、和州、太平,进围太平天国天京(南京),次年任浙江巡抚。历时三年,于同治三年六月(1864年8月)攻克南京,加太子少保,封一等伯,旋以病归。同治五年(1866)授湖北巡抚,帮办剿捻军事。以贪庸骄蹇,弹劾总督官文。后因战事失利,以病辞归。光绪元年(1875)授陕西巡抚,迁河道总督。次年调山西巡抚。时山西大旱,大力救灾,恢复生产,政声卓著。七年升陕甘总督,复乞病归。次年署两广总督。十年(1884)署礼部尚书,后任两江总督,中法战争发生,整顿江海防务,支援抗法前线。十五年(1889)加太子太保衔。工书,其书法专意欧阳询,腕空笔实,方整中有疏密之美。书家以为“书学虽不及文正,书才或谓过之”。次年卒,谥忠襄。有《曾国荃全集》。
 
本馆陈列曾国荃函三件,系咸丰八年(1858)湘军三河之役后,写给李续宜的信。三河之役,曾国荃之兄国华亦战殁阵中,更是“肝肠划裂,涕泗交颐”,故其信函中流露出伤痛至极之情。曾氏并在函中言及派遣弁勇前往战地寻觅阵亡将领遗骸,以及省城长沙和湘乡筹办治丧的情况。
 
 
 
希庵仁兄亲家大人?下:
 
十一日专勇至,接奉赐函,藉悉尊侯动止万福,至以为慰。
 
令兄中丞公忠骸已经霍山令王明府觅获,而小石观察遗蜕亦幸得归故里,可见忠魂在天之灵自有神明呵护,以存其骸体而俾得千秋不朽也。慰甚,慰甚!温甫家兄遗骨沙场,荷蒙添派弁勇,逐加细寻,此时未能觅获,转瞬春气益暖,暴露之苦愈不堪设想矣,伤痛何如!刻下家叔因忧成疾,难期速痊,冀得归骨以慰之,而实鲜良法,唯有磕恳麾下设法觅获,俾温兄得首丘之正,则存殁沾感允无既极矣。
 
中丞公灵榇已至鄂垣,新节外当可抵湘。咏之宫保驻黄州,旋驰赴宿、松,商定堵剿之策。一切军务均有主持,水陆万众有所依倚,国之福也,中原之庆也。景镇一股,凯章兄往剿,此时不知已交锋否,殊为念念。家兄一军有移驻湖口之议,大约新节后可以成行耳。
 
弟还里月馀,尚未觅得吉域。先君窀穸尚难遽妥,温兄后事猝难安顿,一俟转奉谕旨之日,方设位成服也。辱蒙肫注,谨以
 
附陈。手此敬复。虔叩
 
勋安。伏维惠鉴。不宣。
 
姻愚弟制曾国荃顿首
 
正月十三日
 
顾文彬   (1811-1889)
 
 
晚清著名收藏家、书法家。字蔚如,号子山,晚号艮庵、过云楼主。江苏元和(今苏州)人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)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咸丰六年(1856)补汉阳知府,擢武昌盐法道。同治九年(1870),授浙江宁绍台道。后厌倦官场,称疾辞官归里。自幼喜爱书画,娴于诗词,尤以词名。其词多抒写离愁别绪,意境清幽,风格细密。善书,书法溯源欧、褚,所藏碑版卷轴,鸟阑小字,题识殆遍。酷爱收藏,精于书画鉴别,“自唐宋元明清诸家名迹,力所能致者,靡不搜罗”。1873年归里后,在明代尚书吴宽苏州旧宅遗址营造园宅,历时九年,耗银20万两,建成怡园,有花木泉石之胜。园成之后,江南名士云集,名盛一时。又在园中建藏书楼,以苏轼“书画于人如同过眼云烟”句,名之过云楼,收藏古代金石书画,称誉吴中,时有“江南收藏甲天下,过云楼收藏甲江南”之说。著有《眉绿楼词》八卷、《过云楼书画记》十卷、《过云楼帖》等,著录其一生收集、赏析、研究历代法书名画的见解。其子麟士、孙则扬,亦为著名收藏家。
 
本馆陈列顾文彬函一件,系咸丰八年(1858)湘军三河败后,于十一月十四日(12月18日)写给李续宜的信。此时,顾氏任汉阳知府,此函除为续宾之殁表示哀悼外,并向李续宜通报军情。全函文辞流畅,书法谨严,堪称佳品。
 
 
希庵仁兄大人阁下:
 
三河之挫,令兄迪庵中丞至今无确耗,其为慷慨捐躯已无疑义,痛何可言!阁下天性孝友,遭此惨变,悲愤迫切,更何待言。唯全军倚畀,大局攸关,尚祈为国爱身,稍节悲痛,是所切祷。
 
逆匪盘踞潜、太,注力宿松,兼窥陈德园一带,经都将军屡挫其锋,凶焰少戢。唐、余、阿各军分扼要隘,布置周密,当可堵御。阁下所部本属无多,又经调赴宿松者大半,此由都将军屡催不已,揆帅不得已而应之者也。现闻贵营收集溃勇已得二三千人,休养抚绥,当多可用。
 
胡中丞约于二十左右到鄂,闻即欲驰赴大营,并带有劲旅数千,与阁下戮力同心,厚集兵力,重振军威,雪愤复仇,固意中事也。长江上下游密布炮船,天堑之险,万无疏虞。唯彭泽、湖口颇形吃重,揆帅已严檄普、刘两军分扎防堵,未知可靠否耳。
 
专此布达,顺颂
 
勋安。伏希亮詧。不宣。
 
愚弟顾文彬顿首
 
十一月十四日
 
曾国藩、胡林翼、彭玉麟、曾国荃等均为晚清时期书法家,其书法所宗不一、风格各异,均有较高造诣。本馆此次展示的各件函札,均系他们在壮年时期的作品,其格局沉稳、笔力刚健,亦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品。浏览其间,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一百六十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、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,也是一次多姿多彩的艺术享受。
 

 

 

 

 

Copyright Reserved 2012-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