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百年为单位,铺陈一幅风云际会百年图
 
  经历中国沧桑巨变的中国近代史,风云迭起,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,你方唱罢我登场,人才涌动,层出不穷,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,演绎出一幕幕悲喜交集的人生。艺术家袁武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浓厚的兴趣,针对中国近代史的跌宕起伏,作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判断与视觉表达,呈现于第六届艺术长沙,今天我们从艺术批评家、策展人杨卫的角度来看风云际会百年图--关于袁武和他的《尘埃落定--百年肖像系列》作品,由于篇幅有限,故节选部分分享与大家。
 
 
 
袁武工作室2017
 
  艺术家袁武勤于思考,善于追问,有着强烈的历史意识,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,即门户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发生联系之后,相互交融、渗透、影响,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变革与革命运动等等,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为此,袁武曾博览群书,也曾遍访名迹,并不断追问,反复思考,从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与历史观。他近期创作的水墨画作品《尘埃落定--百年肖像系列》,就是针对中国近代史的跌宕起伏,所作出的一系列文化判断与视觉表达。他以近百年为单位,选择性地截取其中的一些关键人物,加以塑造和描绘,既渗透了袁武对这些人物的认识和理解,同时也呈现了他对中国近代史的梳理与反思。
 
 
袁武工作室2017
 
  所谓“尘埃落定”,即是已成事实,是经历了一番波澜壮阔与汹涌澎湃之后,落定的结局。有道是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”如果说人在过程当中,会感到命运的玄乎,有些难以捉摸,不知所措;那么,一旦历史翻过一页,成败得失,便能尽显无遗了。这便是事后的总结,也是历代史家著书立说的初衷,为的还是以史为鉴,警示后人。袁武创作“百年肖像系列”,似乎也有这样一种人文情怀,如同司马迁撰《史记》,是以某种“史识”观,来贯穿自己的人文视野,纵横历史,关照现实。只不过袁武不是用文字来表述,而是以绘画来捕捉历史的形象,挖掘历史人物背后的悲欢离合,喜怒哀惧。这使得袁武的表达,更为鲜活生动,也更加贴近对象。与此同时,由于他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,从“知青”、工人,到学生、军人,再到画院领导,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辗转与起伏,尤其是主动辞去画院院长之后,使袁武更能够沉下心来,以一种平常心态,面对现实,正视历史。所以,他是能够从“人”的角度出发,联系自己的经历来省视过往,以真实的诉求,还历史和现实以本来面貌。
 
 
 
 
 
 
  具体到袁武的语言方式与表现手法,以笔为主见其骨,以墨为辅显其肉,仍是其追求的基本方向。所以,袁武的这批百年肖像画作品,工整精微,仍然具有写实主义的特点。其实,这也是肖像画的一个基本前提,尤其是历史人物,其形象早已为世人所熟悉,家喻户晓,尽人皆知。所以,如何将其真实地进行还原,是前提,也是责任。不过,袁武虽然遵循着写实主义的造型原则,以所表现对象的气质和面貌为依归,来进行艺术创作,但并非照本宣科,死板地服从于对象,而是在笔墨的勾勒与渲染中,不断渗透进自己的情绪,并借以勾、皴、点、染等多种表现手法,丰富画面的层次,拓展空间的意向。这使得袁武笔下的这些历史人物,既写实,又寓意,既有高度的生活真实,又有高度的艺术概括。
 
 
袁武工作室2017
 
 
《大江东去--黄兴》局部
 
 
《百年肖像--章太炎》(局部)
 
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,世界不是单一的存在,在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中,多种社会形态、众多发展模式并存,是历史发展的规律。以此观点来看待中国近代史,非常吻合门户开放后的社会特征。正是因为外来文化的介入,造成了“三千年未遇”的社会动荡与价值冲突,也催生出了无数应际而生的风云人物。对这些人物的认识和理解,同样不能单一,也需要多维的视野。袁武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人文情怀,创作了《尘埃落定--百年肖像系列》作品。可以说,这是袁武的文化担当,也是他的生命探索。英国哲学家培根早就说过:“历史使人聪明”。从这个角度看,袁武回溯百年中国近代史,其实,也是一种社会干预,是一种知识启蒙。
 

Copyright Reserved 2012-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